新闻资讯

content

2024-09-27 18:35:45

  针对社会各界期待,新华社着力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事业发展动能◆◆■■,激发干部人才队伍活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忠实履行了主流媒体职责。

  新华社是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开拓者◆◆■,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媒体,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唯一非西方的国际通讯社,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华社重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倡议发起了世界媒体峰会、国际主流通讯社高端对话合作平台、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等多边媒体交流合作机制,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与20多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在全球合作开展公益行动。

  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新闻报道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望■■★★■、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传播等方面还要不断努力■★■◆★。

  建强多语种全媒体传播矩阵◆★,积极抢占互联网主阵地,制定视频业务发展工作方案,着力推进“网红■★◆★■”工作室建设,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4◆■★.4亿,各类社交媒体账号总粉丝量超过10■■★◆★.2亿,推动网上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

  新华社是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拓者,打造了“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新华指数”等重点信息产品,共有10万多家经济信息机构用户,建设运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牵头创办了★◆■★◆“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

  强化经营管理风险意识■◆◆◆★,加强经营业务清单管理,严禁借重大政治活动、庆典纪念活动等开展经营◆★◆。按照公司法规定,积极稳妥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运作。

  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领域热点问题■■■◆,推出“深化医改新观察★■◆★◆★”“预制菜进校园”等系列报道■◆★◆,播发《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保障谁?怎么保?谁来建?》等稿件,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围绕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发展及权益保障■★,推出《迎着新时代春风,携手建设美丽幸福西藏》《聚焦世界人口日★★◆:我国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等报道◆■★◆★,以小切口诠释大民生,有效凝聚社会共识。

  新华社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国内外智库界拥有广泛影响力,牵头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共有130多家境内外成员。

  紧扣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春天的召唤》《我们亚洲》《◆★“云”赏新时代劳动之美》《显微视角“预■■”见2023》等一大批“内容+技术+灵感+美学”有机统一的重磅融媒体产品◆■◆■★,单个产品最高浏览量超1.7亿次◆◆★。探索新媒体生产传播新模式,推出“秀我中国”新媒体视频栏目★◆◆,初步形成IP品牌。

  把做好习报道作为新华社的最大政治责任和履职尽责的第一工作◆★★,深化新认识、把握新角度、挖掘新材料■■、运用新表达、锤炼新话风,全年推出各种形式报道1■■★★★◆.7万多条■◆◆,1000多组融媒体产品全网置顶■◆★■。《人民江山》《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亿万人民的主心骨》《新的文化使命》等扛鼎之作气势磅礴,■★◆◆★“第二个结合◆■★■★”“人文经济学”“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等系列报道先声夺人■★◆■★◆,习重要会议活动、考察调研◆■◆■、主场外交★★◆■、出访等报道高效权威,生动讲好习故事这一“中国封面故事”,面向全球展示习的领袖魅力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严格新闻记者证管理,全面从严做好证件年度核验工作,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申领证件★★◆■★,及时收回并注销离职、退休或调离采编岗位人员证件,维护新闻记者证权威性和新闻采编活动严肃性,切实发挥新闻记者证管理对促进新闻记者队伍建设■◆■、规范新闻传播秩序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切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更好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果显著,推出《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密码》《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等全媒体智库报告◆■◆■,先后在莫斯科、约翰内斯堡等地发布多语种智库成果,引发海内外热烈反响◆■■★★◆。充分运用“全民拍”“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网络平台★★◆◆★◆,聚焦民生关切,联动相关部委◆■★◆、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共同解决网民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搭建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深入推进新华思政融媒体平台建设■■★■■◆,推动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已覆盖全国800余所院校,征集课程1500余门。

  紧扣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教师节等重要节点,推出《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从劳动背影 看奋进中国》《11年6万多张照片★◆★■■◆,只想让大山教师的守望被看见》等报道,聚焦平凡人平凡事,激发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新华社承担集中统一发布中国党和政府权威新闻的重要职责,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在国内外有220多个分支机构,每天24小时使用15种语言向全世界80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全媒体产品★◆。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现全社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全覆盖。在全体采编人员中开展“‘持平常心■◆■★★■、说家常话◆■◆★■◆’改文风活动”,举办新入社教育,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力组织多平台“云课堂”学习◆★■◆■■。加强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实施◆◆★“三个一百★■★◆”优秀人才计划,人才队伍活力日益迸发。

  支持保障采编人员开展合法采编活动,依法为采编人员提供保护◆★■◆,创造有利工作条件。

  持续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推出《山东莱荣高铁被举报★★■:偷工减料暗藏重大安全隐患》《出生证明缘何在这里“失守”◆★★■?》等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全面客观、直指要害,有效推动问题整改与解决◆◆◆。

  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扎实充分,全国两会、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报道圆满精彩。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报道,■★■■“强信心◆■”正面宣传唱响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强音,《中国经济大循环观察》《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磅报道翔实◆◆★■、权威■◆,有力改善预期、提振信心。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定期开展合同管理检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事项◆■■★,保障职工劳动权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支付薪酬,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为一线采编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等各项权利◆★★■◆。

  点击查看 《新华通讯社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H5版)

  立足维护社会公德◆◆■★■,推出《推动“农田到餐桌”节粮减损》《外卖“无需餐具”超3亿人用过,你呢★◆◆?》等稿件◆★★■★,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

  持续完善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各方面新闻信息产品。开设◆◆“2023年全国两会”等专题信息发布页面■★■,办好■★◆★★◆“新华视点”“民生直通车”◆■★■■“新华解码■★”等重点栏目★◆★■★◆,面向公众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和热点关切★◆■★■,推出《今夏为何这么热?听中央气象台专家解读》等气象分析■★、健康科普、交通出行等生活类信息◆◆◆。

  进一步规范全社广告经营管理,对主要经营单位和社办报刊进行重点检查,组织各经营单位对本部、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广告业务经营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全年未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在甘肃积石山地震、北京长峰医院火灾■★★◆、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等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出记者直抵一线采访■◆◆,准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稳妥把握时度效★■■,播发《积石山6.2级地震首日抢险救灾直击》等稿件◆■,彰显“压舱石”地位。

  充分利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法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矩阵和《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等社办报刊,刊登公益广告。开展2023年度◆◆■◆■“幸福工程◆■◆★”捐款活动。深入做好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协调内外部资源,不断探索帮扶新路径,完善帮扶新模式★◆■◆◆,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推出《中国精神》《奋进正当时》等一批精品微视频◆◆◆★,引导人民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好《新青年发布厅》等栏目,展示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引导和鼓舞更多青年奋发向上。

  记者自觉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事采访时及时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舆情线索收集机制,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由相关部门认真核实处理举报信息。

  加快构建与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相适应的新闻采编组织体系、调度机制◆◆★、业务流程★★◆◆★★,推动新华社权威首发优势向互联网移动端拓展。强化技术赋能,推出一系列智能采编工具,加快AIGC视频生产★■■,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全链条融合深入推进◆★★◆★。建好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制定1项全国团体标准,抢占媒体人工智能发展先机。

  新华社共有29件作品获评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10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11件。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严守新闻职业道德,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行为。加强版权保护,严禁采编人员抄袭剽窃他人作品,遵守国家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法规。

  加强政治安全◆■、导向安全,修订采编业务规程汇编◆★,组织■■■★★“严规章·查短板·强管理”专项培训、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等,开展报道安全专项检查、巡查,守牢报道安全底线。

  新华社办有《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瞭望》《半月谈》等20多种报刊。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时政★★◆★■■、国际、财经◆★★■、传媒等社科类精品图书◆★■◆■★,在出版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围绕航天科普、珠峰科考等◆■◆★,播发《先进设备、新技术助力2023年珠峰科考》《叩问苍穹 探索不停》《接力“逐日■★■★”勇攀登》等报道,反映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新气象新成就■■◆。打造“科好玩”“科画★★■■”等科普专栏,推出《来看看贵州化石的“显眼包◆★◆”》等科普产品。

  亲切地道讲好中国故事,播发“一带一路·零距离”系列多语种融合报道,推出《民主的样子!■■◆■◆★“洋专家”对话中国市长》等重点产品■◆★,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全媒体对外传播矩阵建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总粉丝量超过3.2亿,外宣★◆◆★■★“网红”总粉丝量7300万。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全体大会等重要对外交流活动★★◆★,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以习文化思想为引领,全力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宣传报道,播发“跟着探寻中华文脉”系列报道,推出《跟着学历史第二季》◆◆■■★◆、政论片《新时代文化》等融媒体产品★◆,做好★★★“国宝画重点”■◆■★“听文物讲故事”等栏目,深入宣传文化传承、传统节日◆■■★、地方民俗、非遗传承、文物考古等内容★◆★◆,有效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华社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激发新闻报道和事业发展新活力,在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

  全力做好防汛抗洪■★、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舆论引导◆■★◆,《致敬!舒兰公职人员失联牺牲前奔赴一线画面》等报道以真情实感打动受众,《供暖投诉问题解决追踪记》等报道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决守牢采编经营“两分开■★”底线红线◆■◆,深化“两分开■◆■、两加强◆■◆■★”改革,经营事业持续激发新动能。

  新华社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按照“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相统一、■■“守正+创新+务实+高效◆◆”相统一原则,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先进技术赋能采编业务力度,建成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研究大模型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全媒体传播能力不断提升。

热门推荐

2024-09-27

   ...

2024-09-27

  针对社会各界期待,新...